隨著一年一度Computex的結束,各家廠商在此也推出了不少新的產品,尤其是電腦晶片龍頭-Intel 也推出了最新8系列的晶片組與第4代 Haswell CPU,所以Intel 也藉由新的CPU跟晶片組舉辦了這次的"Intel第四代Core i系列處理器 玩家研討會"。
出發總有個方向~就跟著我一起到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- 柏拉圖廳
▲原來地點在高級牛排餐廳!?
▲仔細到了門口才確認是集思台大會議中心
▲看來今天的活動也不少
▲充滿著藝術氣息
▲連指示牌也很藝術
▲網友陸陸續續進場摟!
▲解放!內在潛能~看來這次來勢洶洶
▲雖然此次齊聚的廠商沒有像網聚這麼誇張!但也蠻多廠商共襄盛舉
1) Intel第四代處理器 Haswell 新品 - 講師 Jim
▲首先當然是本次活動的主角-Intel率先上場
▲Intel CPM Taiwan Jim Chen為我們帶來精彩的演說
▲架構的改變,無法再相容舊的晶片組
▲一樣是22nm製程,但是架構不同效能再提升
▲超頻架構演示
▲第4代各系列處理器
▲從7系列到8系列晶片組的交替
▲Z87跟H87晶片組支援的功能
▲8系列商用晶片支援功能
▲第3代到第4代處理器的轉換
▲未來中高階處理器的演化
▲未來中低階處理器的演化
▲可以看出效能有所提升
▲圖形效能也有大大提升
▲中高階M系列筆電處理器的演化
▲中低階U系列筆電處理器的演化
▲低階Y系列筆電處理器的演化
▲H系列筆電處理器的演化(擁有最高階Iris顯示架構 GT3e)
▲比起前代效能13%提升
▲顯示效能部分有62%的提升
▲接著看到的是最新的5大特點
▲效能再提升(有人說時間就是金錢,所以效能提升幫助各位提升效率)
▲在筆電或是行動設備上,續航力也是頗為重要
▲透過FIVR最新技術使CPU又更為省電
▲影像部分也支援最新的4K/2K解析度
▲同時支援3螢幕輸出,現在在內顯就辦的到了
▲3螢幕連結方式
▲內顯的EU也有所增加
▲GT3提供了40 EUs,4 Samplers比起前代又增加不少
▲雖然是i3但內顯也是稍微提升
▲快速影片轉檔效能也是大演進
2) 動態展示 AMD 和 INTEL 平台的效能差異
▲接下來使用大約相同的規格設備,比較其效能差異
▲AMD VS INTEL
▲現場已經準備好平台DEMO
▲Super PI比較
▲現場比拼
▲AIDA 64比較
▲繼續DEMO
▲Nuclearus Multi Core 比較
▲3D Mark2013 比較
▲內顯也來比較
▲看起來差不多
▲轉檔效能差異大了一點
▲成績統整
▲電費支出方面~一年可以省下這麼多
▲總測試比較表
▲再來是自己與前一代的效能比較
▲一樣配置差不多價位的規格
▲一樣是第4代效能勝出
▲不過差異竟可以這麼大
▲差異2倍多
▲所以第4代也是成長蠻多的
▲WiDi技術也有所升級
▲連線速度變快,功耗降低
▲待機連結時間又更快了
▲WiDi又升級了
▲最後的安全性又增加了許多功能
▲最新的第4代處理器為我們帶來效能的提升也提供我們更多更便利的功能
3) 動態展示 第3代 和 第4代 平台的效能差異
▲由XFastest 站長Kevin為我們詳細解說
▲兩代晶片組支援的差異
▲兩代處理器的差異
▲可超頻性大大增加
▲現場兩台i7 3770k VS i7 4770k
▲i7 3770k(左) VS i7 4770k(右)
▲i7 3770k(左) VS i7 4770k(右) 可以看到右邊已完成測試 左邊還在測試中
▲i7 3770k平台規格
▲i7 3770k平台實機
▲i7 3770k 分數一覽
▲i7 4770k平台規格
▲i7 4770k平台實機
▲i7 4770k 分數一覽
▲還有支援3螢幕輸出
這次的INTEL研討會,讓我看到第4代Haswell處理器帶來更好的效能以外,還支援了很多實用的新功能,如:3顯輸出、4k/2k、圖型方面的效能提升也是重點之一,還有眾多廠商也帶來最新的產品跟新技術讓我獲益良多,最後還是要感謝XFastest跟Intel、WD、CoolerMaster、MSI、SUPERMICRO、Kingston、ROCCAT、ASUS、ASRock、Gigabyte、ECS眾多廠商的鼎力支持~活動成功